爱的邀请 ——读《父母的觉醒》有感

日期:2024-12-18 浏览:

 

妈妈不爱我了

这是近段时间,11岁的二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气中有撒娇,有认真,有渴求,有期盼。

如果我迅速回应妈妈最爱二宝。他就瞬间转为笑脸,高兴去做自己的事去了。如果我保持沉默,他就会说看看,说到你的心里去了吧你就是不爱我了吧?

虽然是玩笑成分居多,可这句话几乎天天出现在我们的对话中,我想二宝是不是有些焦虑呢?是哪件事引起了他的焦虑呢?

兄弟俩的博弈

巧不巧小雪,那天我收到了一件神秘包裹。一边拆一边猜,会是谁呢?当看到海澜之家字样时,我有种预感这包裹会来自大宝。当看到一条柔粉、奶白、浅灰等颜色搭配成方格式样的羊绒围巾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我在微信里问大宝,是你买给我的吗?

小雪呢,天冷了。买条围巾给妈妈暖暖脖子。得到了大宝肯定的回答后,我真真切切被来自千里之外的大宝的爱暖到了。

一旁的母亲对二宝说睿睿,你哥长大了,知道孝敬妈妈了,你长大了要和哥哥比着孝顺哦!二宝答应了。我感二宝的情绪有欢喜,但更多的是落寞。二宝还小,长大了有能力了,一定会孝顺妈妈的。

也许是从那时开始,二宝开始害怕得不到妈妈的爱了

还有一次。不记得是在什么情况下。和二宝有一搭没一搭的对话中,说道:那我就带着退休金找你哥去。二宝紧跟着说看看,露馅了吧,你就是不爱我了。

妈妈,你不爱我了。这句话反复出现,其实就是二宝在向我发出邀请,他敏锐地感受到家里爱的气氛变得稀薄使命在召唤他营造亲密感

爱需要及时回应

无疑,自幼生活在多子女家庭的二宝。有与生俱来的生存压力。父母的觉醒这本书中说到我们的任务是同孩子的本质友好相处这段时间,二宝每天早上起床都会过来拥抱我。无论是在厨房,在餐厅,是在沙发上只要看到我,二宝就会一边抱一边说妈妈,我爱你。我也赶紧回应,我也爱你。简单的一个动作,一句话,真的能感受到爱的暖流在家里流淌。

我想到自己小时候是羞于表达爱不敢在家里大声唱歌,羞于对早上出门工作的家人说:“注意安全,早点回家。”这是我继承父母的情感模式。不时会回想起若干年前,我和父亲在二姐家面对面了半个小时,竟然没有想到一句话去交流没有一个话题去打破几乎冰冻的气氛。当时就想,我和父亲的交流原来是这么的困难啊可是,现在父亲已经作古十年了。我每每想起父亲觉得有许多话没有来得及和他交流新世纪的二宝教会我用语言行为直接表达爱。

爱需要觉醒反思

父母的觉醒这本书中讲到:调整我们情绪中的能量,使之与孩子步调和谐,这个方法比让他们反过来适应我们的要求有效多。在养育二宝的过程中,我承认自己身上有很多自负感。父母的觉醒一书提到父母的几类自负感形象的自负感、完美主义的自负感、身份的自负感、规范的自负感、渴望控制的自负感在我身上都有体现在这段时间小升初的各类信息陆续得到反馈。我的心情随之愈加不好:先是二宝参加县里边的语文现场作文比赛效果不好,马上涌起挫败感,觉得自己不是称职的母亲。数学竞赛也是这样二宝进入复赛本来就存在着争议。同年级的数学老师说二宝不行,他不可能进步这么大。可是教他的数学老师力挺二宝参赛,理由是在平时的课堂表现和小测验中,感觉到二宝进步很大,足以跨进优秀的行列。没想到二宝复赛的成绩却让人大跌眼镜。顿时觉得是给别的老师嘴里送话了于是情绪更加低落自责强忍着不对二宝发作但是对他的失望也是一览无遗的。我想聪明的二宝一定能捕捉到我的情绪,这也是他反复说:“哼!你不爱我了”的原因之一。

细究起来,这样的情绪是我无法摆脱自己情感印记表现。因为我小时候成绩非常优秀那时几乎所有的父母没有刻意培养孩子,理所当然,成为父母的骄傲。轮到我做父母,两个孩子在学习方面却不能达到一流,理所当然地不能成为我的骄傲。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意难平,就会把家里的气氛搞得很压抑。

父母的觉醒162页写到:我们能否欣赏孩子的平凡?如果父母在自己的童年时代就无法体验到平凡的经历,那么他们日后也无法容忍自己孩子的平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会伴随着巨大的压力,竭力做到不同凡响,其代价则是牺牲纯真。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教师的子女压力大,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了。因为大多数教师在学生时代成绩都不会差,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拿最优秀的学生和自己的孩子比。无形中就会把孩子理想化,而一旦教师的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成绩平平,教师本人及家庭就会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我一直害怕类似父母的觉醒这样的书,觉得自己不是优秀的父母一直把孩子的各项表现和自己成功与否纠缠在一起。

其实我有很多职业病,不仅没有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阅读习惯见不得孩子玩。二宝每次在卧室里玩自己的小玩具都非常的投入,于他来说是享受独处的时光,于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

父母的觉醒讲到:孩子的天性是善于想象的,他们善于用身体、精神、心灵向真正的自我作出回应。孩子只需要一间空屋子,再加上他们的想象力和一个假想的伙伴就够了。一旦他们与自己的内在核心发生联系,就会为自己所拥有的的一切感到开心。如果孩子能自由地同自己相处,就是在保护他们可贵的想象力。读了父母的觉醒,才知道那是二宝在自己独处的时光里自洽。这是非常难得的,二宝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能抽出时间自己与自己相处和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这是多么可贵。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他们早早的就开始接触最本质的自我,开始体会自己最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读了这本书,我决定怀着好奇的心,看看二宝到底会在哪个方面呈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他的未来在哪个方向?

父母不能忽略来自孩子的邀请,否则就错失塑造自己的机会,也失去了成为孩子精神伙伴的机会。

就比如那句“哼!你不爱我了。”

 

本文作者|薛福霞,焦作市修武县修美小学教师


版权所有: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ICP备2001629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745号

网站访问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