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孩子对每周的亲子活动都乐此不疲。本次亲子活动,依旧如此。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玩的特别好,也特别开心。做为家长,能够看到孩子健康成长,一家人其乐融融,内心是无比的欣慰,同时也要感谢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所有辛苦的教师们,是你们的专业和耐心,让我们的孩子活泼开朗、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快乐成长。
幼儿园亲子游戏是一项促进家长与幼儿之间情感交流的活动,有具体的要求和教育目的,在家长的配合和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直观感知、动手操作、亲子体验等进行全面的发展。目的不在于评价结果的好坏,而在于家长是否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家长参与的程度和质量不仅影响游戏得效果,还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成长。
接下来我就简单分享其中的一个亲子活动:
一、亲子活动案例分享
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大女儿(中班)、小女儿(3岁)
(一)亲子游戏《看谁抓得住》
活动目标:
1.能够左右手交替扶住物体。
2.练习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及反应能力。
活动玩法:
家长与幼儿每人用左手手扶一个扫把。
游戏开始后,家长与幼儿同时放开自己左手手中的扫把,
用右手扶住对方的扫把,扫把不倒一方为获胜。
(二)亲子游戏《单足平衡》
活动目标:
1.练习幼儿能单足站立20秒以上。
2.提高幼儿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发展肌肉控制能力。
活动玩法:
家长与幼儿单足面对面站立20秒,看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
家长与幼儿面对面单足站立,试图将对方推倒,刚开始成
人可以示弱,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
(二)活动意义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于缺点,我们要学会克服,而对于优点,我们要认真地去挖掘。作为家长,要多鼓励孩子,父母的肯定是孩子最大的动力。通过亲子活动,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孩子的发展水平以及身上存在的优缺点,从而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就会使孩子努力进取,积极上进,在学习中也会更有动力。
现代健康理念已将健康的概念拓宽到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亲子活动寓教于乐,寓知识于游戏中,同时开发孩子的智力,提高其动手能力、反应力、创造力,使孩子能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虽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能一味地任由孩子的兴趣随性发展,可以鼓励小朋友多尝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如果孩子胆子比较小,我们可以以他的兴趣为出发点,在如何锻炼胆量方面费点心思。比如孩子喜欢去游乐场,就可以多邀请几个小朋友一起去,这样既提高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又锻炼了他的胆量。因此我们在照顾孩子兴趣同时兼顾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建议
(一)理解亲子活动的重要意义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搭城堡、粘贴画、废品制作等,无一不体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敢想敢做的行动力。亲子活动的重点在于“亲子”,它强调家长的参与,通过一个个小游戏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情感, 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与合作意识。亲子活动重过程,在游戏中锻炼孩子,而不是检验孩子的成果。
孩子受到年龄特点、发展差异等限制,在搜集材料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急性子的家长往往会直接代替孩子完成,于是就出现了“爸妈手工大比拼”的场景。家长应该重视的是与孩子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如果按照统一标准要求他们,孩子们都完成的完美无缺、千篇一律,那么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也将失去应有的意义。
(二)明确自己的教育定位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有教养的责任,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情感态度、行为举止、思维习惯等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着极大的影响。智慧的父母明白,任何时候家长都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长,准确定位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巧妙地安排工作与生活。对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和幼儿一起协商活动的时间、时长,这样不仅节省时间,还可以让幼儿学会管理时间,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家长要成为孩子的“协助者”,全力配合孩子,通过沟通和交流引导孩子,与孩子共同完成。
(三)增加父亲的参与次数
父亲的缺位,似乎是中国式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性别差异,父母亲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同,孩子受到的影响自然也不同。通常情况下,母亲带孩子相对比较保守,父亲带孩子则更有创意,更具冒险精神。母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共情”“照顾孩子”; 父亲则更强调公平和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父亲的作用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因此要改变父亲游离于幼儿教育之外的怪象,增加父亲参与幼儿亲子活动的次数,让父亲成为亲子活动的参与者。父母也可以轮流参与,这一次是母亲与孩子共同参与,下一次就由父亲来陪伴完成。也可以根据亲子活动的形式选择适合的陪伴者,如粘贴画,需要细致耐心,可由母亲陪伴; 如需到大自然中体验与搜集材料,则更适合父亲带着孩子去完成。
(作者,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第一幼儿园家长郝平平)
上一篇: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下一篇: 高质量陪伴 享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