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川三中

日期:2020-08-27 浏览:

创新工作形式  办好特色家长学校

 潢川三中始建于1976年,地处潢川县城关草湖路与内环路交叉地带,东邻实验小学,西接潢川高中。学校交通便利,学区内居民人口众多。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连续几年荣获信阳市教育教学质量二等奖,是我县高中优质生源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 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六五”普法先进学校、省文明标兵学校、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省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信阳市文明单位等三十余项殊荣。

image.png

潢川三中在县委、县政府及教体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实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家长学校建设方面实现了大跨越:2007年被评为“信阳市先进家长学校”,2010年被河南省教育系统评为“示范家长学校”,2013年再次被河南省教育系统评为“示范家长学校”,2016年、2019年被河南省教育系统评为“卓越家长学校”。

一、领导高度重视 组织制度健全

image.png

潢川三中家长学校自2002年成立以来,受到上级领导及学校行政的高度重视,校长赵晓虹亲自任家长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程明广、副校长叶春染、龚国梁任家长学校副校长。制定了详细的家长学校相关的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依。学校注重家长学校的班级建设,选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家教指导师担任各班班主任,选举产生“三级”家长委员会,各级组织健全。家长学校现设有三个年级,36个家长班,2000多名家长学员。师资力量雄厚,选聘经过培训获得“高级家庭教育教指导师”证书的同志和家教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教师做家长学校专职教师,每年定期开展家教活动,注重实效,授课形式多样;家长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强化工作常规 开展系列活动

潢川三中家长学校在校关工委的领导下,一直坚持开展形式多样且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促进家教工作的开展。

image.png

1、2017年5月,潢川三中全体师生2500余人在学校运动场隆重举行“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启动仪式。潢川县教体局老干部股股长李全运、成职办副主任刘琦等同志应邀参加,并带头在活动展板签名。“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仪式的成功启动,为潢川三中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image.png

2、作为“书香家庭,亲子共读”活动的重要内容,潢川三中全体师生和家长委员会代表,从2018年4月起,举行了“漫游诗海、吟咏四季”系列活动诗词诵读大赛。“春之声”、“夏之韵”、“秋之思”、“冬之梦”系列诗词诵读大赛中,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师生和家长同台竞技,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得到了一致好评,社会反响强烈。“漫游诗海、吟咏四季”系列活动的持续开展,成为潢川三中校园文化又一品牌!

image.png

三、创新工作形式 坚持特色办学

1、巧妙利用新媒体,坚持每学期定期为家长学校各班上“大课”。2018年2月开始,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利用“空中课堂”直播平台,邀请赵晓虹校长、叶春染副校长为家长们做专题报告,指导家长们做好假期学生生活、学习方面管理。家长们反响强烈,学有所获的同时,还积极为学校的管理献言献策。真正体现了家校联系的积极作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扎实做好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的关爱工作。 

我校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占全校学生的40%以上,在摸清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信息的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和工作方案。倡议全体教师当留守儿童的“临时家长”,细致耐心的抓好这部分学生的德育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特别是赵校长带领关工委成员多次冒着雨雪风霜、烈日酷暑,到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家中慰问,自费送去钱物,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困境,重拾学习的信心,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3、我校关工委还经常邀请部分家长到校参与活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2018年4月和2019年4月九年级学生中招倒计时60天誓师大会,以及2020年线上中招倒计时誓师大会,连续邀请了八、九年级部分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他们在活动现场真切的感受到孩子们的努力、激情,分享培育孩子的经验和孩子们成长的喜悦,收获着孩子们感恩的泪水。增进了家校间的了解和互信,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image.png    

4、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家校联手,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吸取道德滋养和文化精髓,把红色基因厚植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坚定不移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我们深知家长学校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仅靠一两次大型活动就算完事,必须把工作落实到日常。我们一直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尝试利用多种平台,采取多种形式,扎实开展相关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潢川教育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版权所有: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ICP备2001629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745号

网站访问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