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

日期:2020-08-25 浏览:

携手架起连心桥  家校共育栋梁材

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对十四岁以下儿童的教育来说,起着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氛围、父母的素养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家长的素质、思想认识水平和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学校的成功离不开学校、家长、社会与自我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孩子终身教师”的家长对学生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image.png

近几年来,我校始终以德育为首,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注重基础、注重常规”的工作方针,以家庭教育领导机构为组织保障的教育体系,增强家长的科学育人观念,提高家长学校的家庭教育质量及效果,推动我校争创省级卓越家长学校。
    一、学校基本概况
    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位于市中心繁华的七一中路,历史悠久,始创于1875年。文化积淀深厚,从该校走出的功成名就者达数百人之多。现有30个教学班,教职工118人,学生2800多人,占地5000平方米,3幢教学楼。校园布局合理,校内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

二、领导重视 组织落实 制度完善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始终把办好家长学校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期开学初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家长学校工作,结合家庭教育实际情况解决家教工作中的问题。
    2、组织落实
    学校成立了以王新刚校长为组长,家长委员会主任、学校校委会成员、各班主任,授课教师为组员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邀请朱海龙等九位家长组成了校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与此同时还聘请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周口知名律师、国家心理咨询师崔淑娉同志为学校指定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教育形成活力搭建了平台。

3、制度完善

我校征求家长委员会委员建议,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的《文明家庭评比细则》等规章制度,制度的完善使学校管理逐步迈向系统化、规范化和序列化。

三、做好家长学校的基础工作 确保教育的长效性  

1、加强领导

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明确办好家长学校的重要性,切实加强了家长学校的领导力量和组织机构,由社区领导、校外聘辅导员、校领导、班主任代表、家长代表组成了家长学校委员会,制定了“家长委员会”的章程,每年拟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定期活动,研究指导家庭教育开展。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学校的日常工作议程,使家长学校的工作稳步贯穿于学校每学期工作的始末。

image.png

2、建班立制

家长学校实施以各班学生家长为单位的班级建制。我校从一年级学生入学开始建班,现共有30个教学班,每学期的家长会基本达到98%以上的家长参会率。各班的班主任,严格依照家长学校领导小组制定的班级管理职责开展工作,履行义务。每次家长会每个老师要写好发言稿,班主任要做好登记造册。

image.png

3、规范办学

家长学校是家长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的场所。既然是学校,它应该具有一般学校的共性,各项工作必须规范。我校对办学方向,组织管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形式、考核评比、档案建立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同时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共同商议有关事宜,真正将家长学校的办学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常规工作。

4、合理管理

要办好家长学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针对我校家长职业的不同,一大部分家长以务工人员为主,更渴望他人的尊重与理解的特点,学校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优秀家长评选条件》、《周口市七一路第一小学家长学校教学工作制度》等。在家长学校管理中,我们把制度管理的“刚”与“尊重”的人文管理的“柔”有机融合,彰显了家长学校的生命力。

image.png

5、表彰激励

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很多家长知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并学会了科学地引导孩子,教育方法巧妙,教育效果显著。为了让他们的宝贵经验能有效地推广,为了使各位家长能够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家长经验交流,每个班推荐1名家长撰写教子经验交流材料,并进行表彰,提供交流平台,让优秀家长带领着全校家长更好地教育学生。

四、多种形式 凸显家长学校的教育实效

1、更新班级授课形式。

为提高我校家长学校的实效性,学校在尊重家长的意愿下,要求班主任及授课教师从家长的实际出发,收集身边的例子,引导家长参与互动,现场分析,用理论结合实例的方法丰富班级授课形式,既树立了家长的自信,又让我校的家长学校更多了几分情趣,几分尊重,几分理解。

image.png

2、形式多样的授课形式。

⑴“上课”与家长会相结合。

每次学校或年级开家长会,总是先安排一点时间讲家教的专题课,如“赏识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等,争取家长听得入、记得牢,达到认同与内化的境界。这样家长既在家教的理论上得到提高,又了解到自己子女在校的表现,从而能更主动与班主任交流意见,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⑵“上课”与个别指导、心理咨询相结合。

针对“学困生”、“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等社会突出的家庭问题,学校开放“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通过班主任、任课教师跟家长谈心,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师和孩子以及学生监护人沟通、交流等多种方式,尽可能及时解决不同类型的学生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个性”问题。

3、多渠道的家校联系

(1)家访

组织教师家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长学校要求全体教师进行家访。尤其是对学困生,要求全体教师与其结对子,每学期经过家访,使广大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掌握了第一资料,方便了自己的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2)家长会

学校每学期要求各班要召开1-2次家长会,新生班和毕业班还可灵活安排时间。每次家长会前,各班均要精心准备,主题明确,层次分明,有的放矢,有的班邀请家长发表自己的看法、体会,让家长感受老师和学生是怎样共同开展教育的,而老师可以感受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等。

(3)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

节假日、寒暑假,学校都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向家长学生宣传一些安全知识,节假日出行的注意事项,在家防电、防火知识以及学生基本防卫知识等。

(4)亲子同读一本书活动

家长和学生同读一本书:读名著、读经典,家长和学生共写600多篇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1、在今后工作中,我们继续运用“尊重教育”的理念,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能力,提高他们对家长学校的认识和工作的支持。

2、加强宣传力度。要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手段宣传优秀的家教案例、成功的家教方法,增强家校互信。

3、通过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形式,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时交流情况,并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建议。

有了家庭、社会教育的配合,我们学校的家庭教育工作、教学质量年年都上新台阶、都有新突破:几年来,我校后进生转化200多名,真正地推动了素质教育。在各年级质量评估方面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可是,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作为家长学校还面对一些新问题,还需要积极改进和完善。

实践证明:我校的家庭学校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子水平,净化家教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学校教育,同时对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促进家庭教育的科学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教育合力初步显现,教育效益日益提高。 


上一篇: 罗山县实验小学

下一篇: 鹤壁市淇滨中学

版权所有: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ICP备2001629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745号

网站访问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