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

日期:2020-08-12 浏览:

探索家校共育经

 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是一所地处中原的县城小学,也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文明单位,洛阳市示范性特色学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领导曾高度赞誉该校:“这是一所处处育人的学校!全国四十几万所中小学,这所学校我来了三次,说明她有足够的内涵让我来看,而且每次来都眼前一亮。”

是什么原因让这所丘陵山区小学声名远播,成为老百姓满意和信赖的学校?

一、用雅和文化润泽师生成长

新安县新城实验学校成立于2000年9月,是新安县新城区第一所小学,现有4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2005年王金华接任校长时,就深深地思考:到底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育什么样的人?

image.png

1.明确办学理念,酿造雅和文化

校领导班子认真梳理,认为当时的学校存在“三高三低”的状况:随着新城区的快速建设,适龄学生人数增长幅度高,家长对新城区办学的要求高,对学校的期待值高;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家长整体素质偏低,家长对学校工作参与度低,建校时间短师生对学校文化认同感低。那么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学校成为真正的教育文化场?校长提出了“文化立校、科研兴教、家校共育、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要把学校建成“美丽花园、温馨家园、成长乐园”,以培育“有自信、善合作、懂感恩、会学习、勇创新、有担当的健康人”为育人目标,以“雅和文化”为引领,以“家校共育”“学本课堂”“博雅课程”为路径,特别是通过参与“河南省家长学校建设模式研究”,打通最后一百米,让家长参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全过程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

2.加强家长教育,形成文化认同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城实验学校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家长教育纳入学校文化建设序列。

“学生未上学,家长先上课”,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家长学校要先开课,不仅让家长了解学校文化内涵,也让“家长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家长敦厚雅正,孩子健康阳光;家校携手共育,奠基幸福人生”的“敦雅和润”的家校文化理念深入到每一位家长心中。

二、“雅和家教221+工程”开辟家校共育新模式

家长培训只是开启了家校连接的第一步,新城实验学校在“敦雅和润”的家校文化引领下,主动拆除“围墙”,敞开校门,将学校置于社会的评价、检阅和监督之下,通过“雅和家教221+工程” 开辟了家校联手办教育的“四让四参与”家校共育模式。

1.让家长做领导,参与管理

抓好2大支柱:家长委员会和家长督学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学校工作的领导机构,对学校大事有着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建言献策权和表决权。从班级、年级到学校,层层设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长督学机制,设立督学办公室,每天两名督学家长,进驻学校与老师同管理,同学习,同运动,同感受。

督学家长每天早上7:40走进校园,佩戴红袖章,在校门口与值班老师一起迎接师生入校;课间与德育处值班教师一起检查卫生,维持校园安全秩序,并及时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在家委会的建议下,三年级450名学生全员参与“欢乐腰鼓”大课间活动并形成特色。

2.让家长做教师,参与教学

开展好2个活动——“家长教师”进课堂和家长开放日

“家长教师”即每周每个年级有一名家长到学校为孩子讲一节课,授课内容为自己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知识或自己最擅长的知识。“家长最好的陪伴是参与孩子的成长”“让专业的人讲专业的知识”…… 通过舆论宣传,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学生们在“家长教师”课堂上获得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医护知识、传统文化、林业防护、宇宙探秘等。这增加了家长的成就感,也增加了孩子的自豪感。

每周五的家长开放日也是家校文化相互连接相互促进的印证。星期五上午48个教学班全方位开放,家长可以到学校听任何一节课。因为家长进教室,孩子们上课更加认真,主动性和投入度更高,课堂效果也更好。每节课后,还通过家长听课反馈表或座谈交流的形式听取家长意见,家长们的建议和评价,让老师有了被理解被信任的成就感。教师从一开始有压力,备课上课更加认真,到虚心接受家长建议,更好地改进教学,并和家长有效沟通,家长感觉被重视,教师感觉被激励,有效地促进了文化认同和连接,也使家校关系更加融洽和润。

3.让家长做学生,参与学习

办好1所家长学校——培育合格父母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为解决家长的育子困惑,新城实验学校根据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每期不同主题的学习内容,让家长教育学生有方,辅导学生有度,亲子活动有样。

心灵家园。王金华校长常说:“成长不止是孩子们的事,只有教师和家长不断学习和成长,才能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学校成立了“心灵家园”,其中先后有23位考取了国家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34位取得“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在这里成长起来的教师和家长又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的主力军。

新生和毕业生家长学校。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前和六年级毕业前,举办新生及毕业生家长学校,邀请家庭教育指导师及一线教师联系实际生动授课,告诉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及小升初准备。

菜单式家长学校。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每月一期家长学校,通过微信平台推送讲课主题,让家长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来听,增加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家长还因此爱上了家庭教育,自觉参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和考试,并成为家庭教育志愿者。

image.png

家长论坛。每个月由一个年级举办家长论坛,请优秀家长分享交流自己的育子心得和经验。“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传身边经”,这种接地气的经验交流,也带动了更多家长陪伴孩子成长的热情。

4.让家长做合伙人,家校共育

开展多种活动——让家长有荣誉感和归属感

家庭书房建设和书香家庭评选。学校号召每个家庭建设家庭书房“八个一”,即:一室一床一桌一椅一柜一台灯一表(钟表)一标(读书标语)。同时年级家委会和老师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孩子写读书报告,家长写读书心得;每月进行班级读书漂流、读书沙龙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诵读,一起表演,一起谈感受;学校定期评选阅读明星、书香家庭,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把阅读明星、书香家庭的事迹制作成短片,把“书香家庭”的牌匾挂到家庭门口。从“书香飘校园”到“书香飘家庭”,带动全民阅读。2019年暑假读书报告打卡的班级达100%, 79%的家长参与了亲子共读假期读书报告。中高年级每学期学生阅读量平均达到40万字,最高的达250万字。亲子共读不仅使家长和孩子收获了更多的知识,而且有了更多的话题和共同的语言密码,家庭关系更加和谐。阅读增加自信,阅读滋养气质,阅读形成高雅,越来越多的家庭想方设法让孩子到新城实验学校上学,他们说,走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出来哪是新城实验学校的学生,因为这所学校的学生爱读书,有气质!

家长志愿者活动。学校的各种活动,都能看到家长志愿者身影。新学期军训,家长中有军旅生涯的志愿者热心承担教官任务;冬至节,家长到学校和师生一起包饺子;中秋节,家长、学生、教师同台联欢咏月诵诗,其乐融融;文明创建时,家长和老师携手做交通志愿者。寒风凛冽中,有家长和老师一起站岗,有老师亲手包好饺子送到家长手中,不是一家人却似一家亲。

image.png

家校联盟军。充分运用家长资源开设“行走的课堂”社团课程,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进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千唐志斋、汉函谷关、唐三彩基地等,在生活中学习,在场景中学习;亲子共读、亲子共操、亲子共写、亲子共述、亲子共舞等活动使学校和家长紧密联结;另外还有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到敬老院慰问老人,一起上山植树,一起走上街头做义务宣传员,一起走进大自然做环保志愿者……

image.png

三、真想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来上学

家校同心,其利断金;家校携手,孩子优秀。新城实验学校的“雅和家教221+工程”丰富了学校“雅和文化”内涵,促进了家校文化认同,激发了家长内在动力,实现了家长快乐参与、家校合作共赢、孩子幸福成长的教育理想。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副社长张新洲到学校调研,听了家长志愿者的解说后说:“这是一所生动而深刻的学校,家长和学校特别一心,学生特别阳光自信,这个学校的学生放到北京也毫不逊色!”学校连续3年受邀到北京参加“学本课堂”交流,学校的腰鼓社团、小记者社团分别应邀到香港、俄罗斯、韩国进行文化交流,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给学校校歌谱曲,学校先后承办洛阳市家长学校现场会、河南省家长学校现场会,并获得“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河南省卓越家长学校”等一系列殊荣。每学期,该校都会迎接一批又一批全国各地的参观团队,常常有人在参观后说:“这是一所处处育人的学校,真想把孩子送到你们学校上学!”“我觉得这是对我们办学最好的激励,因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校长王金华如是说。

 


版权所有:河南省当代家庭教育研究院

主管单位:河南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豫ICP备20016296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702002745号

网站访问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