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家校共育 助推孩子幸福成长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中学现有学生7000余名,教职工300余人。学校秉承“自主、和谐、做人、成才”的办学理念,历经七十年的发展,现如今已成为一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教育优良的现代化学校。
我校2009年正式组建了心理咨询室和咨询教师团队,同时也开始了家校共育的尝试。经过近十年的坚持和探索,在师生心理健康、家校共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先后被河南省评为 “家庭教育示范学校”和“心理健康示范校”。 现将我校的一些做法汇报如下。
一、率先垂范 校领导充分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
学校领导身体力行,走在广大教师的前面。校长田孝民仅用两年时间,就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证、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和高级学习能力指导师证。先后获得“河南省家庭教育专家”“河南省班主任培训签约讲师”“濮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团长”等荣誉称号。
在校长的影响下,我校现已有100多位教师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证或家庭教育指导师证。其中任丙旗、王振平、郭峰超、吴艳芳、赵亚芳、王敬霞六位老师,已是濮阳市家庭教育讲师团主要成员。王敬霞、张红艳两位老师“家校互动式班会课”已被濮阳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
二、有的放矢 打造一支专业的家庭教育队伍
要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必须拥有一个专业的家庭教育团队。多取它山之石,多加强自我修养,多关注相关知识,这样才有能力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问题。多年来,我们通过理论学习、问题讨论、专题讲座、经验总结、案例剖析等方法,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提升整个团队的专业水平。
我们还以课题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问题探究活动。2012年开展的市级课题,《中学生暴力事件防控对策研究》、《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研究》、《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策略探究》等,都取得了优秀成果;2012年承担的北师大生命教育课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让我们收获颇多;2016年承担的省级课题《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中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研究》已于2018年8月顺利结题。
三、全员参与 营造乐观幸福的育人氛围
每一位教师自身的家教水平,都是学校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教师的家庭幸福指数会直接影响其工作的状态。为切实提高教师经营家庭幸福的能力,我校把每年的八月二十四日、二十五日定为教职工的家庭教育培训日,邀请全国知名专家为我们的教职工做心理健康或家庭教育方面的培训。张健、王纪琼、周慧玲、杨屹峰、高兵、何新勇、宋金娥、李光、卫娟等全国知名专家都曾应邀来我校传经送宝。
不断的学习,多年的坚持,我们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一些学生爱的匮乏以及对爱的渴望,很多老师主动扮演了学生父母的角色,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张子安、马学增两位老师被学生称为“张爸爸”和“马爸爸”,李凤莲老师被学生成为“李妈妈”,王艳华、张红艳两位老师被学生称为“知心姐姐”,田刘章老师被学生称为“知心哥哥”,正如许多家长所言,学院附中是一所最有人情味的学校。
四、想方设法 多渠道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优秀生家访,传播其好的做法;问题学生家访,探讨问题背后的原因。
2、每学期召开两次家长会,开学初,提出建议;学期末,总结经验与不足,进一步优化方案。
3、根据众多家长外出打工的现状,我们开设了家长参与的班会课。每两周一次,家长自愿参加,鼓励多次参加,建议家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
4、建立班级微信群,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困惑,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5、开展写书信沟通交流活动。每一学期,我们都要求,学生与家长互写一封书信,学生写对过去的总结反思,对未来的规划,对父母的感恩,对家庭的期待,对父母的建议;家长写家庭美好的回忆,现在的工作情况,对家庭愿景的描绘,最想对孩子说的话,曾经对孩子言语模式的反思等。
五、挖掘载体 让学生在氛围中影响 在参与中转变
1、利用学校各种阵地进行辅助教育。
利用板报、墙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等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让学生懂自己,爱自己;懂父母,爱父母,营造良好的氛围。
2、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团队的功能。
自2009年心理咨询室成立以来,我们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五点到六点半,都安排值班老师在办公楼三楼“心灵空间”聆听来访者的倾诉。对于典型案例,做好咨询记录,建立成长档案。根据学生暴露的典型问题,我们每周二下午17:00至18:30,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汇总、分析,探讨,根据具体原因及时商量对策。每周日晚上,我们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安排教师在学校报告厅做感恩、励志、人际交往等针对性报告或做体验式活动。
3、组织情景剧展演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学生根据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在编、导、演出的过程中,体会如何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会了换位思考,对别人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尊重。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近十年的坚守,从提升自我,到服务学校学生和家长,再到走出学校服务社会,我们一路成长,一路收获。近三年根据濮阳市教育局安排或接受一些单位、团体邀请,我校家庭教育团队做公益报告已近300场,受益家长三万多人。2018年,根据濮阳市文明办要求,成立了以田孝民校长为团长、我校二十名教师为主力的“清源志愿者”服务队。
家庭幸福的老师,健康快乐的学生,良好的家校关系,日新月异的附中,让附中人更加坚定脚下的路,未来的路,相信我们附中一定会在家校共育的路上越来越好。
上一篇: 济源市济水宣化学校
下一篇: 中牟县官渡镇中心中学